2025年4月23日,波兰航空工业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架本土组装的AW149多用途直升机顺利完成设计构型符合性测试飞行,标志着波兰高端航空装备自主化迈出坚实一步。这架于今年2月26日进入测试准备阶段的旋翼机,正严格遵循技术规范推进后续试飞。在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的深度合作下,斯维德尼克航空工厂凭借21世纪尖端工艺实现整机国产化,成就了波兰航空产业集群发展史上最耀眼的里程碑。
"AW149项目的成功印证了意波团队的卓越协作、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与用户的紧密配合,"莱昂纳多直升机公司总经理在里程碑时刻强调,"这确保波兰陆军能如期展开训练,更为未来满足波军更多直升机需求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式。"斯维德尼克工厂总裁则豪情宣告:"今日荣光属于全体工程师!从自主生产到后续维保升级,我们已具备全周期保障能力。"这番宣言背后,是两国历时三年的深度技术融合:自2023年首架意大利产AW149下线时,波兰团队便全程参与制造,为本土化生产铺平道路。
时间回溯至俄乌冲突加剧的2022年7月,波兰军备局以17.6亿欧元紧急采购32架AW149的决策饱含战略考量。合同签署时即明确要求实现"波兰全程生产",同步推进技术转让与维修基地建设。至2024年6月,斯维德尼克工厂宣布四条专业生产线全面启用——包含总装线、测试线、飞行线及特种设备装配线,形成年产10架直升机的产能。按计划,全部32架订单将于2029年前交付,生产线更预留了应对额外订单的弹性空间。
展开剩余40%作为当代中型军用直升机的标杆之作,AW149以8.6吨最大起飞重量展现非凡战力。双发配置的通用电气CT7-2E1涡轴发动机赋予其310公里/小时的极速与1000公里超长航程。机组标配2人(紧急情况可单人操控),客舱最多容纳19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波兰定制版更搭载了尖端作战套件:集成观察系统、舱门机枪、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火箭巢及主动防御系统,使其兼具兵力投送、火力打击与战场生存三重优势。
当这架烙印着波兰制造标识的AW149升空,其旋翼搅动的不仅是气流,更是东欧防务格局的风云。它象征着波兰在强邻环伺中构建自主防务体系的决心,更成为欧盟内部军工协作的典范样本。从亚平宁半岛的技术种子到维斯瓦河畔的工业果实,AW149的国产化历程印证:真正的安全保障,终将扎根于自主创新的沃土之中。未来驰骋在北约东翼的波兰雄鹰,注定以钢铁之翼守护国家主权,以创新之魂书写军工传奇。
发布于:广东省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