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比赛
艺术节活动
运动会开幕式
展开剩余85%剪纸绘画
课桌舞比赛
今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认定命名决定,灵璧实验学校榜上有名。自2016年建校以来,该校始终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目标,将文明基因融入办学理念、育人实践与校园文化,形成了“以‘悦’引领、成就人生”的特色发展路径。从思想道德建设到教师队伍培育,从校园文化浸润到实践活动创新,这所占地56610平方米、拥有115个班级6421名学生的学校,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文明校园的丰富内涵。
培根铸魂 夯实文明根基
灵璧实验学校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校园的根基工程,构建起“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我们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与担当,让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心灵课堂。”该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姬在合介绍说,在课程育人层面,学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堂。学校还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为主线,编撰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时专门开设校本诵读课程,定期开展古诗词背诵、亲子诵读比赛、最美朗读者、读书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并评选出“最美阅读之星”和“最美书香家庭”,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启智润心、培根铸魂。
学校打造“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德育生态。每年3月“文明礼貌月”,从“弯腰行动”到“轻声慢步”礼仪规范,从班级公约制定到“文明标兵”评选,让文明习惯入脑入心;9月开学季,新生入学教育融入校史文化、法治安全、心理健康等模块,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文明校园氛围;12月“红色教育月”,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厚植家国情怀。
该校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灵氧吧”配备15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特殊学生实施“一生一策”跟踪帮扶。通过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危机、家庭生活及成长状况,加强家校联系,统筹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持续为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注入温暖与力量,让心理健康教育的火炬,照亮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潜心育人 锻造文明表率
灵璧实验学校以“师德为先、专业为重、发展为本”为导向,打造出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党建领航激发先锋活力。学校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体系,设立“党员示范岗”32个,党员教师在文明班级创建、课后服务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其中,数学组党员教师团队开发的“分层作业设计”模式,有效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相关经验在全县推广。
师德建设涵养育人初心。每周三下午的“师德讲堂”成为固定议程,通过“最美教师”事迹分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研讨等活动,引导教师坚守教育初心。2024年,学校评选出20名“灵璧实验学校名师”,其先进事迹被制作成文化墙,成为师生身边的榜样。
专业成长搭建多元平台。学校充分发挥市、县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校级名师的引领作用,通过经验交流、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形式,带动其他教师提升;创设“与名师同台竞技”平台,引导教师学“名师”、成“名师”;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再到“站好讲台”;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信息化大赛、片区优质课展示课等活动,大力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解读教材、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定期开展走出去学习活动,2024年以来,组织教师赴南京、杭州等地培训78人次,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教学经验,帮助教师发展自我、形成特色、多元成长。
班主任是育人中坚力量,是离学生最近、最能唤醒并培植学生优秀品质的人。为此,学校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鼓励老师任班主任,制订《班主任成长激励办法》,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七个优先”,吸引优秀教师加入班主任队伍。同时,积极推广市级优秀班主任张美艳的“成长储蓄罐”工作法,即学生每完成一项文明行为即可获得“悦心币”,期末兑换成书籍、文具等奖励。该方法在全校推广后,使班级文明达标率提升至98%。
文化浸润 涵养文明气质
“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是灵璧实验学校确立的办学目标。学校提炼了张扬个性之悦、发展兴趣之悦、追求梦想之悦、相互分享之悦的“悦”文化内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灵璧实验学校,“悦文化”正在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实验学校人,孩子们在“悦文化”的浸润之下更好地践行了学校所倡导的在校园里要轻声慢步、小声交谈,而在课堂上则要大胆发言、大声回答。班主任还要求学生“以路队风貌见实验学校精神”,将文明礼仪融入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尽展蓬勃昂扬之正气。如今,学生诵读诗文、排队出入校园已成为该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里,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师生们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流露,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生动风景。
课后服务时段,琴声悠扬、歌声嘹亮、墨香阵阵……该校按照“全面+特色”“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将“悦”文化理念融入社团活动中,制定方案、编排课程,初步形成了“悦动体育”“悦享音乐”“悦彩美术”“悦墨书法”“悦谈心理”“悦读经典”“悦智计算机”七大社团主题活动课程平台,涵盖电子琴、轮滑、非洲鼓、国画、素描、剪纸、篮球、足球、心理健康、少儿编程等20多种课程。同时,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邀请民间艺人将“钟馗版画”“黄梅戏”送进校园,让“悦”在活动中成为学生乐于创造和分享的舞台。近三年,该校126人次在省级书画、诵读、科技等竞赛中获奖。
实践创新 拓展文明场域
多彩活动展现风采。灵璧实验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每学期都会精心设计各具特色的学科竞赛,如“口算大比拼”,“悦动笔墨”书写大赛,“益智生辉、悦动思维”数学思维训练,“故事大王大比拼”等,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有较大提高。同时,学校还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艺术节、运动会、入团入队仪式、大型比赛等系列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2024年以来,学校“青悦志愿服务队”联合共青团组织开展5次大型志愿服务,1800余人次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社区清扫等活动,将文明实践从校园延伸到社会。
劳动教育撬动“五育”融合。学校在校内开辟一块近两亩地的劳动实践基地——取名“悦耕园”,建立标识、划分地块,按年级包干,责任到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农耕文化教育、时令教育,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功能,奏响了“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劳动教育三部曲。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回归了教育本真,培养了一群“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时代新人。2024年,在灵璧县举办的“我是劳动小能手”大赛中,该校学生现场展示厨艺、手工制作等技能,20件作品入选市里劳动成果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家长学校每月开设“家庭教育讲堂”,邀请专家解读育儿策略;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参与校园安全巡查、活动组织等工作;与灵璧生态园、奇石文化园等4A级景区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开展“自然探索”“文化寻根”等研学活动,打造“行走的文明课堂”。
从晨光中的琅琅书声到社团活动的欢声笑语,从课堂上的文明礼仪到实践中的责任担当,通过多年深耕,灵璧实验学校的文明校园创建结出累累硕果:先后获“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绿色校园”“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安徽省优秀少先队大队”“宿州市课后服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征程万里风正劲,使命千钧再奋蹄。”该校党总支书记郑飞表示,将继续以此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和“悦文化”深化年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丰富学校内涵,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推动文明校园创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努力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学识广博、个性鲜明”的时代新人,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里恒久绽放。
来源:拂晓报
发布于:北京市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