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又要走2018年老路?这事最近传得沸沸扬扬,听得股民们心里七上八下,一边盯盘一边刷论坛,恨不得赶紧把账户里的绿油油切成清仓按钮,生怕晚一步就回到那个满地找钱的惨淡时刻。
可大家有没有真正停下来想过,2018年那些糟心事儿,和现在的大A,真的能一毛一样重演吗?这是天问啊,是套牢的老韭菜和新鲜小白都想掰清楚的事,毕竟谁也不想,刚刚在一地鸡毛的行情里站起来,又被一盆冷水浇个透心凉。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还是惯例盘盘当年的“原味崩盘”,好让脑子清醒点。
2018年那波狠跌,不夸张,用“惨绝人寰”来形容都不过分。那年是一锅乱炖:金融去杠杆强推,有点像突然让大家拔掉“输液管”,就盼着谁先扛不住倒下。资管新规一出台,银行、券商、信托全跟着收紧,非标融资一下缩水,大量企业“断粮”,没钱周转。民企惨兮兮,股权质押频爆仓,每天新闻都在唱:“谁又被强平,谁又悬了!”网上段子都在调侃:一天不爆个雷,都怀疑是不是隔壁的数据坏了。
外部呢?贸易战一轮轮,关税像下饺子,机械、电子行业的出口突然像被阉割似的,又干一票就赔本。中兴被按住的那一幕,整个市场看了都心寒,说好的科技自立,结果“别人家的玩具不给玩了”。
盘面直接血流成河,指数从高位给人来了一记暴扣,跌幅25%,谁敢说自己全身而退,多半是睁眼说瞎话。你翻那会的图,每条K线都像扎心的刀,一波接一波,连个像样的“护盘侠”都没冒头。
但市场嘛,日子总得往前过。是不是又要重蹈覆辙?现在的A股,和2018年到底有啥不一样?这才是真命题。
先说说钱,谁能否认这事儿不重要?如果说2018年是“破产游戏”,大家满盘捉襟见肘,那会儿M2增速硬生生掉到8%,资金像是打水漂,净流出1.4万亿,谁还敢说内部流动不紧张?有钱都不敢投,没钱连公司门都快关不上了。
眼下呢,这种事不太一样。政策直接端来“暖风计划套餐”:万亿级特别国债发得比古早大红包还快,PSL扩容把手伸得深又长,要的就是给市场兜底,不让去年那种“抽贷断粮”重演。机构一预测,2025年增量资金有望拉到2万亿,险资、ETF都赶着下场找机会,资金面要宽太多。说难听点,只要这股“人造春风”吹得够稳,2018年那种全线干涸,不太容易了。
也有小伙伴担心,钱多了会不会虚胖?但现在政策眼睛睁得很亮,纯靠水漫过来的风险暂时看着可控,最起码,今天的“钱外流”不是主要矛盾,你可以疑神疑鬼,但别忘了,咱手里还有政策“遥控器”,底气多几分。
再聊聊风险性质,说白了,2018年局里最怕的是“内生爆雷”。去杠杆是一出硬仗,本来就是自己给自己下套,信用违约潮如影随形。外面再被贸易战“添把柴”,可就不是家家点灯,简直是集体封顶盖房,黑灯瞎火没人玩得转。当时财政也紧,政策并没有直接救场,有种“谁活下来的自生自灭”的味道。市场对坏消息,直接戏剧化:一爆料就跳水,再爆一个就继续砸,韭菜割得根本不带眨眼的。
而现在呢,其实压力依旧,有啥用?关税拉得比当年还猛,外部时不时冒出新麻烦。但“托底”方式完全换了套路。宽货币搭配积极财政,政策面就像“老妈子”,护着企业能多抗几年。风险不缺,但严重性跟2018年不能混为一谈。现如今的坏消息有时候一传出,股价倒也不是立马飞流直下,就像早就预警过了,大家不是那么玻璃心。
这是小地方的细节,但长期看,下跌拐点远没到那种全市场恐慌的极端值。韭菜抄底被套的故事,可能还是有,但不是全员“无人生还”,市场自我修复的能力涨了不少。散户、机构都比以前明事理,心态跟着时代换了码。
第三点,板块和结构,也大有不同。2018年那会,盘面惨烈得啥板块都跟着沦陷,谁都躲不掉,灰头土脸才是常态。现在嘛,表面看仍在下跌,但实际不少板块已经趴够了,跌出了所谓“安全垫”。
尤其是医疗器械这类,PE和PB都压到历史低点,几乎和2018年最惨时持平。主力资金没声响地慢慢潜入埋伏,你要说这波“机构埋伏”没有玄机,那可不一定。中金这些大佬也不吭声带风向,阶段性底部也许已经出来,下半年行情有可能会“先稳后升”。
老韭菜们可能会说:怎么又来这套?但数据不会骗人,板块分化已然显现出来,不是“鸡飞狗跳全扑街”,而是有些板块已经有了赌一把的机会。政策滴灌、产业升级,虽然过程曲折,也让某些领域的“低估值”慢慢冒头。其实你多去扒扒各家数据报告,会发现不少机构默默跟进,嘴里不说,资金动作却积极得很。
市场活性还是在的,能不能抓得准,需要眼力,也需要耐心,怕的不是跌本身,而是跌的时候你不知道怎么调整。
当然,教训也是硬核的。2018年最坑的是“越跌越买”的鸵鸟式幻想,结果一波套一波,往下砸到怀疑人生。后来总结一句话:跌到猛烈的时候,别死磕补仓,反而该空仓就空仓,静等机会才是王道。如今不会像当年那样人人割肉跑路,但“鸡蛋一个篮子”的风险依旧存在,就是别孤注一掷,把身家压去赌一把。
想布局?那些已经杀到极低、又有政策撑腰的板块值得多关注,比如医疗器械这些,过度悲观反倒容易错过低位“捡漏”。但千万不要幻想可以无脑抄底,复盘经验就是,不适合做“堵”字选手,风险厌恶和分散布局才是真生存之道。
其实炒股都怕一个毛病——拿旧地图找新路。2018年是2018年的坑,今天的市场有自己的剧情。你硬套作业本,结果只能鬼打墙,永远抄错题。眼前行情压力不小,没错,但“底气”同样足,只要你能甄别机会,不用被恐慌支配,“剧本杀”未必非得复刻旧伤疤。
韭菜也好,老司机也好,玩的是心态,拼的是选择。
市场这东西,跌多了见惯了“狼来了”,偶尔还真能见到反转,惊喜和恐慌都在一念之间。
有人说,股市最缺的是勇气和理智。遇事先稳住,别被舆论带偏节奏,才有可能下盘好这局棋。
总之,大A真要复制2018?还真没那么简单,钱、风险、板块三大变化说了又说,经得住推敲的,才是真本事。
玩的是信息研读,也是心理较量,盲目恐慌容易错失风口,冷静买入却可以多赚几个阳光午后。
还得记住,“炒股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不是一句废话,是每个老手都用血泪换来的教科书名言。
市场的底层逻辑变了,咱们也要跟着变,谁还敢闭着眼走回头路?
你最近有啥新打法或奇思妙想?是扛着不动,还是调整加仓跑路?留言来聊聊,股海横流,咱们都能做点交流!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