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最胖的那个哥们,把肉都快吃完了,然后抹抹嘴,一脸严肃地对刚坐下的你说:“你可千万别吃饱,不然这桌子就塌了。”这事儿要是搁你身上,你啥反应?这听着像个段子,但十几年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他对着全世界说,要是14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澳大利亚人那样的好日子,那咱们所有人都得玩完,因为地球扛不住。这话一出来,那叫一个炸裂,好像中国人想吃口饱饭,就是对全世界的犯罪。
可十几年过去了,世界这桌牌局,压根没按他写的剧本走。反倒是那些当初指手画脚的“预言家”们,自己家里先出了点状况。
大洋对岸的美国也挺拧巴。GDP数据看着还行,但里子早就有点虚了。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那是衡量工厂活多活少的关键指标,连续八个月都没过那条叫“荣枯线”的及格线。说白了,就是工厂一直在收缩,没啥新订单。
老百姓的感觉更直接,消费信心跌到了快三年来的最低点。信用卡还不上的,创了2010年以来的新高,那感觉就像每个月工资刚到手,就直接划给了银行,自己就剩下个响儿。好几家华尔街的大投行都觉得,美国今年经济能保住1%的增长,就算烧高香了。你看,当初警告别人会“耗尽资源”的经济体,自己却先陷入了增长的泥潭。这事儿就变得特别有意思了。
当然,咱也得承认,14亿人要过上好日子,这挑战确实是天大的。就拿最简单的吃饭来说,要是14亿人的人均吃肉量都跟美国人看齐,那全球的耕地、水资源、饲料,估计都得崩盘。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是实实在在的数学题。但咱们的路子,从来不是去别人碗里抢食。别人还在想怎么去国际市场上买粮食的时候,咱们这儿,袁隆平老爷子早就带着团队,把种子撒向了以前鸟都不拉屎的盐碱地。“海水稻”这玩意儿,硬生生在盐碱滩上种出了粮食,这就是在给咱们的饭碗加厚度。国家还划了条18亿亩的耕地红线,谁都不能碰,这就是底线。
还有个更要命的东西,就是现代生活的“充电宝”——关键矿产。你手里的手机,马路上跑的电动车,哪个离得开锂、钴、稀土这些金贵玩意儿?这可不是光有钱就能买到的,全球都在抢。所以你看中国那些公司,早就不是坐在家里等货上门了。人都跑到非洲、南美,比如刚果(金)的钴矿,还有南美那个被称为“锂三角”的地方,跟当地人一起修路、建厂、搞基建,把生意做到了矿山门口。这跟以前那种来了就挖、挖完就走的玩法,完全是两码事。你帮我发展,我保你供应,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这就引出了最核心的问题:中国到底是怎么在“预言家”们的唱衰声中,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来的?答案很简单,我们换了个赛道。
奥巴马担心的那个“高消耗、高污染”的剧本,咱们压根就没打算演。看看咱们现在往国外卖的都是啥就明白了。十几年前,可能还是衣服、鞋子、玩具。现在呢?机电产品占了出口的大头,而且增长得特别快。这说明,咱们已经不是那个靠出苦力赚钱的“世界工厂”了。更绝的是,咱们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叫绿色发展。马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多到什么程度?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新能源车,都是中国产的。以前新闻里说的戈壁滩,是黄沙漫天,现在你去看看,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那全是太阳能光伏板。
这些牛气的成绩背后,是一个硬核数据:咱们的单位GDP能耗,每年都在以3.3%的速度下降。意思就是,我们用更少的能源,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才是对当年那个“灾难论”,最响亮的一记耳光。这一切的底气,都来自于科技的玩命奔跑。就在今年,《自然指数》这个全球科研界的权威榜单官宣,中国的高质量科研产出,已经冲到了全球第一。咱们那个叫“祖冲之3.0”的量子处理器,搞定了重大突破,运算速度提升了上万亿倍。这些听起来很玄乎的尖端科技,就是咱们换道超车的发动机。
最有意思的是,当美国还在到处筑墙,给咱们的光伏板加上50%的关税,想把咱们锁在低端的时候,咱们的朋友圈却越拉越大。今年上半年的贸易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咱们对美国的出口是降了,但对东盟、非洲、拉美的出口,却在疯涨。沿着“一带一路”,贸易额已经占了咱们总盘子的一半还多。全球的资本比谁都精明,钱往哪儿流,就说明哪儿有机会。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的外资高达1.3万亿人民币,而且大部分都投向了芯片、生物医药这些高科技制造业。就连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华尔街巨头,也纷纷调高了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
所以你看,十几年过去,那张世界经济的餐桌并没有塌。只是中国人没有去抢别人盘子里的肉,而是自己动手,用科技和创新这口新锅,做了一道全世界都没见过、更绿色、更健康的菜。#秋季图文激励计划#说到底,这个世界缺的从来不是资源,而是换一种方式思考未来的想象力。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