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架战斗机的灵魂,到底是啥?是它那酷炫的隐身外形,还是那身黑科技涂层?
我跟你说,都不是。真正的灵魂,是它胸腔里那颗发动机。
最近网上有张图,传疯了。上面就几个数字,什么最大推力11.2吨,推重比超过11。懂行的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八成就是传说中的涡扇19。
据说啊,这玩意儿已经装上我们的歼35了。一颗全新的“中国心”,就这么开始跳了。这颗心脏的劲儿有多大,大到能让全世界的天空,都得重新掂量掂量。
要说今天有多兴奋,就得先说说昨天有多憋屈。几十年了,“心脏病”这三个字,就像个噩梦,缠着所有关心中国航空的人。
我们能造出顶尖的飞机壳子,但就是塞不进一颗配得上它的强劲心脏。那感觉,就跟一个武林高手,招式都练到家了,内力却跟不上,打出去的拳头总是软绵绵的。
我们也想过办法,买过,学过,也仿过。但人家最核心的那点东西,永远藏着掖着,不可能给你。没办法,最后还得靠自己。从涡扇10“太行”开始,咱们就走上了一条难得要命的自研路。磕磕绊绊,毛病不断,没少被人看笑话。后来又搞了涡扇13“泰山”,一步一个坑地往前挪。
这些老型号,说实话,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交了不少学费。但没有它们,就没有今天。它们就像一块块砖,用无数次的失败和教训,给今天的涡扇19铺平了路。没那段天天被人指指点点的日子,哪有今天的扬眉吐气。
现在,那个曾经被人瞧不上的学生,带着他的毕业设计——涡扇19,站到了世界擂台上。你看看这成绩单,简直吓人。
11.2吨的推力是啥概念?差不多能把十几辆小汽车直接顶上天。更离谱的是那个推重比,超过11了。意思就是,这发动机自己每重1公斤,就能往外喷出11公斤的力。这在搞工程的人眼里,跟变魔术差不多。
光说没用,直接拉高手过来比划比划。美国海军现在最牛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用的发动机叫F414。它最厉害的升级版,推重比也就10.8。很牛了,但不好意思,涡扇19比它还牛。再看欧洲那边,英国、德国他们几家凑份子搞的EJ200,装在“台风”战斗机上,算是欧洲的脸面了。那玩意儿的推重比在9到10之间晃悠。跟涡扇19一比,也得往后稍稍。
这已经不是简单超了点,而是领先了一个身位。有个搞航空的老工程师就说,发动机的推重比,每往上蹦一个数,背后都是材料、设计、工艺的一场大革命。涡扇19能做到这个份上,说明在这场革命里,我们站到前面去了。
那咱们凭啥能完成这个大反转?其实秘密就藏在两个地方。
第一个,叫“火里炼出来的宝贝”。发动机最核心的那个涡轮,工作环境跟地狱差不多,上千度的高温气流玩命地吹。里面的叶片,就跟在火里高速旋转的轮子一样,又热又得扛着巨大的离心力。以前,咱们就是被这玩意儿给卡死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搞出来了叫DD6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这玩意儿,就能在这种鬼地方扛得住。每一片亮晶晶的叶片,都是咱们材料科学家几十年熬出来的。没有这些宝贝,涡扇19根本跑不起来。
第二个,叫“脑子好使的设计”。涡扇19用的是一种叫3-5-1-1的结构。这串数字听着玄乎,其实意思很简单:别人家用7个零件才能干的活,我们的设计师用5个零件就干成了,而且干得更漂亮。这就说明我们的设计思路更牛,东西更简单,也更轻。这背后,是中国工程师彻底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了,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但是,你要是觉得这就是涡扇19的全部实力,那就太天真了。它最让对手害怕的,不是现在有多猛,而是它未来的潜力,简直深不见底。
有资料说,涡扇19现在用的那个1850K的涡前温度,其实是悠着来的。咱们的新材料,完全能让它烧到1950K甚至更高。温度每上去一点,推力就跟着涨一大截。这就好比一个绝世高手,现在只用了七成功力,就已经打遍天下了。他要是把剩下的三成功力也使出来,那场面,简直不敢想。
再看看它的对手,美国的F414和欧洲的EJ200,基本上已经被榨干了,再想提升性能,比登天还难。
更要命的是,国内有些论文已经透了风声,说涡扇19在设计的时候,就给未来的“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留了口子。那是下一代战斗机的标配技术。意思就是,涡扇19不光现在是王者,还是通往未来的钥匙。当别人还在为眼前的指标发愁时,我们已经开始琢磨下一盘大棋了。
这颗强劲的“中国心”,跳得是越来越有劲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